一、邕州详细资料大全
南宁(壮文:Nan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协博览会永久举办地。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邕州 别名 :邕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邮政区码 :0771 车牌代码 :桂A 历史沿革,史料记载,邕州军乱,概述,聚众举义,建“南天国”,挥师东进,兵临羊城,连毙两员名将,杨文广智脱贼营,与狄青决战,起义意义非凡, 历史沿革 邕州是广西南宁市的前身。318年南宁设治,古称邕州,唐改南晋州置,治宣化。后来又曾改称宣化县、邕宁县,元为邕州路,1324年改邕州路为南宁路(路是地方建制的等级名称,相当于后来的府),南宁之名才由此开始。明清有南宁府。民国废府,以府治为邕宁县。解放后有南宁市、邕宁县。南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 史料记载 邕州,郎宁。下都督府。开元户一千六百二十四。乡十二。元和户乡今为邕管经略使理所。 管州八:邕州,贵州,宾州,澄州,横州,钦州,浔州,峦州。县三十三。 古越地也,秦并南越,为桂林县地。在汉,为郁林郡之领方县地也。晋于此置兴郡。隋开皇十四年废晋兴郡为晋兴县,属简州,大业三年州废,以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乾封二年置都督府,后为夷獠所陷,移府于贵州。景云二年,州界平定,复于邕州置都督府。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北至上都取象州路四千七百七十五里,取藤州路五千四十五里。北至东都四千五百八十五里。东至钦州三百三十里,西南至?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安南一千里。东北至澄州二百四十里。 贡、赋:管县七:宣化,武缘,晋兴,朗宁,思笼,封陵,如和。 宣化县,下。郭下。本汉领方县地,隋开皇十四年于此置晋兴县,十八年改为宣化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属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 郁江水,经县南,去县二十步。 左溪、右溪、在县东,西流至县东南,同注郁江。 武缘县,中。西至州一百里。本汉领方县地,隋开皇十一年于此置武缘县,属缘州,大业三年废,武德五年又置。 郁江水,经县南,去县三十步。 都棱镇,在县西,水路一百里。 晋兴县,中下。南至州一百里。本汉领方县地,晋于此置晋兴县,隋开皇十四年省,武德五年又置。 郎宁县,中下。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增食县地,武德五年分置朗宁县,属南晋州,改属邕州。 思笼县,中下。东至州三百里。 封陵县,中下。西南至州一百里。右二县,并景云后置。 如和县,中下。东北至州九十里。本汉合浦县之地,武德五年析钦南宾、安京二县地置如和县,因县西南四十里如和山为名,属钦州,景云二年割属邕州。 邕州军乱 概述 距今九百五十多年前的北宋皇佑年间(1052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事件——西南边疆的壮族首领侬智高为反抗交趾国的压迫,在广西毅然发动起义,但攻打的却是大宋。以雷霆万钧之势,不到一个月就攻陷邕州(今南宁),随即建立了大南国——古城南宁。 侬智高,世居广源州(今广西靖西,田东一带),其父为当地壮族首领,因不堪交趾国(今越南北部)的欺压、掠夺,又得不到对交趾一味迁就的宋廷的保护,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出兵反抗交趾,后被擒杀害。 侬智高成年后,继其父为广源首领,为摆脱为之深恶痛绝的交趾的控制,曾累次上书宋廷,并献上巨额的黄金和贡物,要求归附。(据《宋史·广源州蛮传》)但当时庸懦的赵祯统治集团,却因怕冒犯交趾,竟然拒绝了侬智高要求内属的真诚请示。因此,在多次请附未果、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侬智高发动了这次其迅猛程度与声势均为宋廷始料不及的大“起义”。但似乎欺压,掠夺壮族的交趾国并未受侬智高应有的兵伐。 聚众举义 侬智高自小聪敏过人,他饱读诗书,成为广源州惟一中举的读书人。 侬智高得到了广东的进士黄师宓等人的鼎力相助,为这次举事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一方面探明了邕州军防的虚实,一面又麻痹对方,甚至故意示弱,诳语:“本洞饥,部族离散。”(《宋朝记实》)致使邕州知府陈珙信以为真,以为侬智高微弱,不是宋廷敌手,因而毫无戒备。 一日,侬智高暗中派人故意放火烧了自家的村寨,对众人说:“乡亲们!我们平生积聚的财产,现已被天火烧光了,无以为生,办法都想尽啦!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聚集队伍,举行起义,去奋力打下邕州城,再进一步攻占广州,自己称王!”(见《宋史记事本末》) 侬智高的计策十分成功。在各族民众的拥护下,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农历(下同)四月初六,侬智高在安德州(今靖西境)组成了五千人的大军宣告起义。 义军浩浩荡荡,下德保,过田阳,沿右江东下,次日即抵达邕州管辖下的横山寨(一称横江寨,今田东县境),首战大捷——一举攻该寨,杀死了寨主张日新、邕州都巡检高士安及钦横州同巡检吴香,义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皆打开仓库,赈济饥民,甚得人心。 建“南天国” 时值初夏雨豪,江水上涨,战船倍速。侬智高率判军沿江而下,很快就抵达邕城西郊的心圩,与守候在那里的永宁郡(今南宁邕宁区)太守吴某父子三人所率之守军交战。判军将宋军团团包围,使其水断粮绝,又得不到援兵,因此很快遭败绩,吴父子皆壮烈战死。 判军马不停蹄,乘胜进击邕州,知州陈珙万分惊慌,忙命令通判王干佑、权都监李肃守大门,武官守朝天门,并急派司户参军孔旦飞报附近各州及下游沿江郡县,请求兵援。马平(今柳江县)的宋士尧首先开到,与侬军交锋,不敌,宋士尧战死沙场。 五月初一,张立的宾州(今宾阳县)援军到邕,陈珙大喜,在城上设宴犒军。可笑的是,酒未过三巡,在席上听到城破的讯息,众皆大惊失色——知州陈珙、张立、干佑及节度使推官陈辅尧当场束手就擒被杀,守军千多名全部殉国。 侬智高的起义军举事不到一个月,就攻取了岭南重镇邕州,迅捷地奠定了举义的基础,说明侬智高的起义符合了岭南边疆各族人民的要求,并得到了一些人民的拥戴。 侬智高夺取邕州后,马上着手建立了“大南国”,他效仿了中国官制,自己黄袍加身,称为“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封其母为皇太后,十四岁的长子为太子,黄师宓以下,皆称中国官名。他还下令打开监牢,大赦境囚。 侬智高心高气傲,他构想的所谓“大南国”的疆域不仅仅局限于广西。因此,在邕只停留了短短8天——五月初九,侬智高便高擎著“大南国”的反旗,以“仁惠皇帝”的架势,按既定方针进行东侵与北掠了。 挥师东进 经短期休整后的叛乱大军,士气十分高涨,一举开抵横州(今横县),知州张序等吓得弃了城,逃之夭夭。十二日,大军攻陷贵州(今贵港市),知州李琚亦闻风而逃。两日后,义军又进抵浔州(今桂平市),知州急调本州各镇兵丁和请调容州(今容县),上林等地兵员来救援。可是,由于久无战事,平日又疏于演练,守军作战能力很差,但仍拚死相搏,血染沙场。 攻破浔州后,五月十六日,起义部队又开抵龚州(今平南县),知州惧怕,弃城逃遁。十七日,势如破竹的大军又相继攻陷了藤州(今藤县)、梧州——该两州的知州李植、江某同样弃城逃命了。 声势越来越大的起义军,又神速地从梧州突入广东境内后,一样呈现摧枯拉朽之势——未经激战,便兵临封州(今广东封川县),知州曹觐早有防备,事先就募集了五百人的敢死队守卫,但寡不敌众,最后城破被擒英勇就义。 侬智高军士气大增,继续挥师东指康州(今广东德庆县),知州赵师旦到任才一天,他将侬智高派去劝降的人杀死,领士三百死守。五月十八日,城陷殉国。次日,大军攻陷瑞州(今广东高要县),三日后进逼三水,后为避台风,途中滞留了数天。 五月二十六,叛乱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抵南海重镇广州——侬智高率师东征,短短的十多天便攻下两广的横、贵、浔、龚、藤、梧、封、康、瑞九州,直达千里以外的广州。正是反旗一举,臭气相投,叛乱大军也从举事时的五千人增至近三万之众。 兵临羊城 羊城毕竟是南海大邑,城固兵众——侬智高在广州着实打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叛军把广州城水泄不通地团团围困。开始,攻势十分凌厉——运用了多种攻城的方法。但时值夏天台风季节:高高架起的云梯被狂风吹折;改用火攻,又被暴雨浇灭,想掘地道又未果——幸有雨水饮用,守军不至缺水。因此,从五月二十六至七月十九日,侬军整整围攻五十七天,依然攻不下广城。由于旷日持久,令叛军疲惫不堪。 侬智高的叛乱大军如火如荼,只月余便破邕州,围广州,席卷岭南大地。紧急军情传至汴京开封,震惊了大宋朝廷,宋仁宗赵祯急忙于六月初二起用“前卫御史”杨畋等率师讨伐加上,四处的援军纷纷开到——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局面下,叛乱军不得不撤围而去。 这次起义,本按三个步骤:即先拔邕州,继取广州,然后再北伐湘(湖南)荆(湖北)。现虽受挫于广州,但其军力未损。因此,侬智高仍然决定挥师北上。 连毙两员名将 侬军开始北侵时,依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他们首先攻陷了清远,在开抵英州时,在那里守备的杨畋因怕被围攻,竟然采用了坚壁清野的办法——弃地烧粮。叛军绕过该城,继续向北进军韶州。这时宋军早有防备,侬智高吸取了死围广州的教训,不再屯兵城下,转战湟州(今广东连县),直指桂中、桂北。那里的守军亦壮烈殉国。广西贺州很快被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在那里取得极其辉煌的战绩:接连击毙了两个著名宋将——广南东路钤辖张忠及广南东西路钤辖蒋偕这两个高级将领(据《太平治迹种类》)。 仁宋赵祯震怒——任命了枢密院(宋朝最高军事机关)副史狄青为征南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包括一支骠勇的西夏吐蕃骑兵),从京都日夜兼程南下镇压叛乱。宋军的先锋即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杨家将传人杨文广(《宋史·杨文广传》)。 九月十二日,侬军在龙岫洞歼灭了桂、宜、柳三州巡检李贵的队伍,随后进击昭州(今平乐县),九月十八日破城,知州逃离。 杨文广智脱贼营 按原计画,叛乱军是要在向湘荆进军后,便打算以主动的地位与宋朝廷议和的,然而,侬智高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着比叛乱部队强大近十倍的敌军,他们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因此,在占领全州后,和黄师宓等人进行密议后,毅然作出回师邕州的重要决定。班师南下时,侬军兵锋仍然很锐,一路侵略桂州(今桂林市)、柳州,又派部队去攻打宜州。 正在此时,狄青的先头部队开到了,先锋杨文广率兵在桂州附近与起义军正面相遇,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宋军受创,杨文广被困智脱贼营。 侬智高班师抵邕州时,兵力仍盛,知州宋克隆闻风弃城逃了。 重据邕州后,智高清醒地认识到:与宋廷已无妥协余地,但当前自身力量不足,正准备返回广源,聚合三十六洞壮族等少数民族土酋,巩固好后方,然后再兴师北上。他在邕时,曾题下一联曰: 帝业未成人已老;王封申锡国同休。 上联表达了他无奈的野心,下联则点明了他的部属和大南国休戚与共的关系。 与狄青决战 侬智高班师邕城的一段时间内,兵力仍然很强大,宋军未敢来战。在举义后的南征北战中,起义军所向披靡,从而滋长了骄傲松懈的情绪。对宋朝廷大军的整体动向无从探察,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狄青于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率领主力抵达向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天险——昆仑关附近的宾州。狄青放出“宋军只储有五日十日口粮”的讯息。侬智高闻之,信以为真,毫不戒备,加上时值元宵,阴风细雨,致使大宋名将狄青精选的近四万官兵,成功地偷渡昆仑险关,并于正月十八日,突然天兵下凡,直面侬军,在距邕只有二十里的归仁铺摆开战场(据《宋史·狄青传》)。 在这极为严峻的情势下——侬智高只好仓促应战。这时他知道:这是举兵近十个月以来首次遇到的强敌,归仁铺一仗非同小可,它关系到大南国的生死存亡! 在广袤的原野上,对峙著的两军排开阵势:起义军以骁士执标举盾居于前,羸弱的殿后,都穿着绛红色战服,俨然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而宋军则已步兵列前,西夏征来的骑兵在后,两军刚交锋时,宋将孙节战死沙场:“偏将孙节,祝贵陈于前,石全斌为左翼,刘几为右翼。狄公暨挂帅,余靖处中军,李定殿其后……孙节恃勇出,与之争地形。公疾呼节曰:此岂争地利处耶?节不听,兵小,死焉。狄素奇之,失声惊呼……”(宋龙图阁学士滕甫《孙威敏征南录》)宋军一度被迫退却。 可是,战局很快发生剧变。由于宋军大将贾逵率兵从山后开上了高地,把侬军的阵势冲开,一分为二。这时,狄青趁势急麾骑步军一齐进击侬军,杀死判军五千多人,并生擒黄师宓、侬智忠(智高之弟)等侬将一百五十七名,彻底击溃了判军。侬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侬军错误地布防在地势开阔的归仁铺,较利于敌方的骑兵而不利于自己的步兵作战。 起义意义非凡 侬智高败回邕城,狄青大军则乘胜追击至城北,于现南宁人民公园处扎下大本营,直逼大南国城下。侬智高突陷于寡不敌众的处境,不得已于宋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八日——亦即是在举义后不满10个月时,一把火烧了营房,弃离帝都邕州,遁回广源,后到了大理国(今云南大理自治州境),两年后死在那里(见《宋史记事本末》)。 壮族领袖人物侬智高的反对宋朝廷的所谓起义,无疑是一场不打欺压掠夺者交趾国,却打富饶的江南的忘恩负义的叛乱,虽然得到沿途部分人民民众的拥护:至今还流传在桂、滇、贵等地的许许多多歌颂侬智高背叛宋朝廷的诗歌、民间故事等,就是明证。 忘恩负义的所谓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大宋朝赵祯在平叛侬贼后,以仁义为本,更改了对广源等边疆地区的民族政策,并新设了土州,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但另一方面,宋朝廷对交趾国(今越南北部)新兴统治者的庸懦苟安的方针,依然故我。以至令交趾国侵略中国的野心愈来愈大,终于在19年后的1071 年,酿成了交趾国大举进犯广西,并屠城邕州,残暴地杀害了成千上万邕城百姓之罕见的历史惨案。 摘自《南宁日报》2005.6.17 侬智高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侬智高是属中国,还是属越南?是英雄,还是盗贼?学术界很有争议。观点的对立,恰好反映了历史观和历史文本表述的差异。 认为侬智高是属越南者,其逻辑是,侬智高是广源人,广源州是今越南境内的广渊县,所以,侬智高是属越南的。其逻辑推理清晰明了。但是,历史问题不能单凭逻辑推理来解决,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历史事实。谭其骧曾批评这种不顾历史事实的治学态度:“今天这种反历史观点的论述历史方法在某些领域仍然在流行。例如在讲到有关疆域和民族的历史事件时就是如此。凡是在今天中国疆域以内的地方,都要说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反之,凡是今天邻国的地方,历史上尽管曾经设定过郡县几百年上千年,也不许提,硬要把当时内地与边区的关系说成是国际关系。” 侬智高是民族英雄,还是反历史进步的盗贼?认为侬智高是反历史进步的盗贼者,更多是从侬智高不打欺压掠夺者交趾国,却打富饶的江南的非正义立场出发。 今天,我们在叙述中国历史时,强调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往往由于过于强调“统一”而忽略了对“多民族”的表述,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被完全的纳入了“统一”的叙述范围,而未受应有的表述关注。于是,当把侬智高挑战为民族英雄时,便面临了应有的强大的争议和抵制。藏族的松赞干布(与大唐友好的藏民),蒙古鞑子的成吉思汗(世界公认的杀人魔),满鞑子的努尔哈赤(杀光了东北汉民)等,把他们表述为所谓的“中华民族英雄”,也只是在胡虏掌控的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无可非议,原因是他们都维护所谓的“统一”。而壮族的侬智高的历史地位则颇受争议。 如何平衡历史文本中“统一”与“多民族”的表述?关键是在于,应该充分肯定在多民族互动发展中少数民族的本土经验对统一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样,其他的壮族也就不应当受到太多的争议,而应从历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作为一名壮族首领,侬智高领导壮族和其他部分民族人民反抗交趾国掠夺骚扰,力图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却没有在促进与交趾国的民族融合方面起积极作用。因此,侬智高是一名有能力的壮族首领,但不是一名中华民族英雄。
二、广西南宁(包括下属县、镇)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景点及特色的节日和小吃等等、、??
南宁现辖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6个城区和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6个县。 南宁市行政区划 市辖区、县(区划代码) 乡、 镇、 街道 兴宁区(450102) 民生街道、朝阳街道、三塘镇、四塘镇、五塘镇、昆仑镇 青秀区(450103) 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长塘镇、伶俐镇、刘圩镇、南阳镇、津头乡 江南区(450105) 江南街道、福建园街道、那洪镇、沙井镇、江西镇、吴圩镇、苏圩镇、延安镇 西乡塘区(450107) 西乡塘街道、衡阳街道、北湖街道、安吉街道、新阳街道、华强街道、上尧街道、安宁街道、心圩镇、石埠镇、金陵镇、双定镇、那龙镇、坛洛镇、富庶乡 良庆区(450108) 良庆镇、那马镇、大塘镇、南晓镇、那陈镇 邕宁区(450109) 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百济乡、镇龙乡、中和乡 武鸣县(450122) 城厢镇、城东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罗波镇、太平镇、双桥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上江乡、玉泉乡 隆安县(450123) 城厢镇、那桐镇、乔建镇、南圩镇、雁江镇、丁当镇、杨湾乡、屏山乡、布泉乡、都结乡、古潭乡、敏阳乡 马山县(450124) 白山镇、百龙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林圩镇、永州镇、古寨乡、加方乡、里当乡、乔利乡、片联乡、双联乡、州圩乡 上林县(450125) 大丰镇、明亮镇、巷贤镇、白圩镇、三里镇、西燕镇、乔贤镇、澄泰乡、覃排乡、塘红乡、木山乡、中可乡、镇圩乡 宾阳县(450126) 芦圩镇、黎塘镇、新桥镇、新圩镇、大桥镇、邹圩镇、甘棠镇、古辣镇、露圩镇、洋桥镇、王灵镇、武陵镇、中华镇、思陇镇、和吉镇、太守乡、河田乡、高田乡 横县(450127) 横州镇、峦城镇、六景镇、良圻镇、石塘镇、灵竹镇、陶圩镇、校椅镇、云表镇、百合镇、那阳镇、南乡镇、新福镇、莲塘镇、平马镇、马岭镇、马山乡、板路乡、飞龙乡、平朗乡、镇龙乡南宁主要旅游景点 青秀山 扬美古镇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 云顶观光 南宁动物园 五象岭 南宁人民公园 南湖公园 广西药用植物园 狮山公园 广西民族文物苑 大明山(武鸣) 昆仑关(宾阳) 芦圩古镇(宾阳)弄岗自然保护区(宁明) 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横县) 西津湖风景区(横县) 大龙湖(上林) 龙虎山(隆安) 凤凰湖(隆安) 有些地方也不怎么好玩,但是图个新鲜是可以去看看的。 吃的就晚上到南宁的中山路去,一条街、夜市很热闹~还有宾阳的酸粉、白切狗。一个是中山路,但大多数是烧烤,没什么南宁特色了(粉饺、老友粉除外) 还有一个地方,离中山路不远,在万达旁边的一条小路,叫共和路,那里的店都是老店,连房子都还保留着骑楼样式。其中有个叫杏花村的,可以吃到一些南宁特色小吃,有八宝饭(这个很有特色),还有一些糍粑、糖糕之类的糕点。
三、南宁市有没有“桃源区”这个地方?
南宁从来就没有桃源区。在南宁的城区设置中主要由青秀区、西乡塘区、良庆区、兴宁区、邕宁区组成。 没有桃源区,但是有桃源路,在青秀区辖区以内,属于市中心。在建中的桃源大桥将连接起桃源路和邕江南岸。 桃源路上吃喝玩乐非常丰富。比如南宁市著名的KTV佰迪乐桃源路上就有。通过桃源路连接双拥路,可以直达青秀山和埌东凤岭新区。连接江北大道,可以直达西乡塘,现在南宁市房地产的热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