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行为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创立的标志是“霍桑实验”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
组织行为学的初创期为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标志为以“霍桑实验”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梅奥(E.Mayo)根据霍桑实验结果,于1933年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影响人的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期为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标志为系统化的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确立。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期为20世纪60年代至今。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1、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
2、两重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3、应用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联系组织管理者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二、什么是霍桑实验由此创立了什么学说?
霍桑实验是关于人群关系运动的实验研究。创立人际关系学说。
霍桑实验是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实验。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的质量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927年梅奥和哈佛大学的同事应邀参加霍桑实验和研究。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
访谈实验
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三、什么是霍桑实验,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什么学说,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霍桑实验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实验,是关于人群关系运动的实验研究。它发现工人不是只受金钱刺激的 “经济人”, 而个人的态度在决定其行为方面起重要作用。
梅奥学派则注重人的因素,研究人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强调满足职工的社会需求,而这些结论的重要依据来自于著名的霍桑实验。他创立人际关系学说。
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
扩展资料:
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地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工作上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因素上来,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霍桑实验对管理理论有相当的贡献:
1、它让工人了解自己不全然只是机械的延伸。
2、它引发产业界与学术界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与研究。
3、它替管理学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科学领域的门。
4、它同时也令研究者检讨调查不能与标的物太接近,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梅约与同僚发现经营者要对管理的人性社会面与行为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霍桑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
“非正式团体”:又叫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群体。它是没有明文规定的,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和喜爱为基础而结成的朋友,同伴团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桑实验
四、霍桑实验标志着什么的产生
霍桑实验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差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
因此,管理当局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