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彝族的非常看重传统节日,每年的传统节日都要大兴庆祝,但切记戏耍动头,众人面前说脏话,说死伤病之类的话,也忌杀猪下面一起来看看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火把节是彝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百姓反抗暴虐土司而起义,为了庆祝胜利丹参的节日,火把节一共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还会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通宵达旦的篝火晚会。

2、 补年节(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

这也是彝族的新年接,彝族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这一天等于彝族要过的第二个年,也叫做“麻龙火”。

3、 跳公节(农历四月上、中旬)

跳公节是彝语,跳公节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也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区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跳公节据说是先祖率领彝族人保卫疆土,被困山林,在情况危急下用竹子制造弓箭,奋起反击最终胜利回家。

4、 花脸节(农历二月初八到初十)

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节日期间,彝族家村寨男女青年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吃饭,然后众人团团围坐,互相敬酒吃肉。

5、 密士节(弄里四月初八)

密士是树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全村会杀一头猪敬献树神,气球消灾降幅,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关于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白族的传统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1、白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火把节。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

2、在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相比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火把节的时间在三大民系内高度一致。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白族火把节的节日风俗分享)

火把节,是我国彝族、纳西族、拉族、白族等民族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节日。这个节日有着非常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被称为是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举行,主要的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等。但是由于举行火把节的民族不同,所以各民族火把节在来历、举办时间、节日活动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差异。那么,云南各民族的火把节都有什么由来呢?

彝族

相传,彝族曾经有一个非常漂亮能干的姑娘,她与一个名叫阿龙的彝族小伙很早就相爱了,但是附近12个部落的男子还是都来提亲。在这些提亲的人中,有一个土官老爷非常凶狠残暴,他对姑娘说:如果你不答应我的提亲,我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的人都跟着你遭殃。姑娘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他,并商定在六月二十四那天迎亲。等到迎亲的那天,姑娘穿上了雪白的衣服、黑色的短褂,胸前系着一块花围裙,并在屋前烧起了一个大火堆。

等到12部的头人都赶来之后,姑娘从屋里出来,她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然后就纵身跳入了火堆中。阿龙在姑娘起跳的刹那本想拉住他,但是却只扯下了她的一个衣角。就这样,姑娘以死殉情了。

为了纪念她,12个小伙起一头大牛推向对方,谁能把牛推倒谁就取胜。之后,大家杀牛饮酒、唱歌跳舞,以安亡魂。后来,葬族人就把六月ニ十四这天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就成了彝族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则化成了山的晨雾。据当地人说每当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候,彝山的远处就会隐约地显现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就称她为喜鹊姑娘

纳西族

传说,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于是就派了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之后,看到一个男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纪稍小的孩子反倒是被他牵着走,于是就感到很奇怪。他上前询问缘由,那男子告诉他,背着的这个孩子是自己的侄子,牵着的孩子是自己的儿子,因为哥嫂都死了,所以他要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听完之后,为人间有这样的美德而深受感动,他觉得人们的心地如此善良,所以不忍心加害他们,于是便将天神想要用火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了那个男子。他让那个男子告诉人们,在六月二十四那天在自家门口点燃火把,这样就可以免去灾难了。于老是,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已经在火海中灭亡了,就沉沉地睡去了,从此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了火把节。

拉枯族

据说,在山上曾经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的眼时。到了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然后点燃蜂蜡让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光,以为是人们拿着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里,并用石块堵住了洞口。可是不曾想,洞里冒出了大水,恶人被水淹死了。从此以后,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了,终于可以安稳地农耕和生活了。为了感谢善人的大恩大德,拉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了火把节,以示纪念。

白族

唐初时,云南境内有6个大的部落,统称为六诏。六诏中位于最南端的部落是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发展很快,日益强大了起来,所以野心也逐渐增大了。一天,南诏王皮逻阁邀请其他五诏的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所以极力丈夫不要前往,但是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上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等到聚会那天,皮逻阁把大家请到一个用松树建成的阁楼上,这就是松明楼。等到大家酒酣耳热之际,皮逻阁下令放火烧楼,于是五诏首领都被烧死了。慈善夫人得知消息后,匆忙来到了南诏,面对已成灰烬的松明楼,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的铁环,然后找到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回了家。

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便想娶她为妻。但是,慈善夫人坚决不嫁,在将丈夫埋葬后,她也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了,只留下了这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了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现在,火把节已经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而且被赋予了更新、更多的内容。当地人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火把节的优秀部分的同时,还融入了许多时代的气息。例如,在节日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会纷纷赶来,火把节就成了吸引各方人土前来观光旅游和贸易谈的好机会。不仅如此,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种群众性文艺体育表演节目也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艺大餐。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传统节日如下:

1、火把节

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传说古时撒尼(彝族支系)百姓为了反抗一个暴虐的土司而起义,为了庆祝胜利,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2、密士节

密士是树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全村杀一头猪敬献树神。祈求树神降福消灾,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3、庆年节

庆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

4、花脸节

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3天。节日期间,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备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先吃,尔后众人才团团围坐,互相敬酒、吃肉。

饭后,就到村头寨尾,用墨汁、锅烟灰互相抹脸,一直抹到满脸满身见黑,笑够累够方休。花脸节即由此得名。

5、草马节

草马节流传于彝族阿扎十分敬重陪伴自己祖先寻路长途跋涉迁徙的役马,并祈求保护庄稼,每年旧历八月选属马或属鼠日过草马节。

相邻村寨不选同一天,便于互相走亲串戚,相互祝贺节日。这天家家做草马,插上各色野花,打扮成五颜六色的骏马;用南瓜叶做成马箩,装灶灰和草籽。当晚杀鸡先献祖宗,并塞鸡肉和好菜进马嘴,吃晚饭前放到村西方草丛里。